在今年1月举行的全国化学冬令营上,武钢三中高中三年级理科实验班学生付翔宇一举夺金,并以总分4、的好成绩入选化学奥赛国家集训队。北大化学系当即向这名16岁的小伙子伸来橄榄枝。“我引以为豪的就是了解自己欠缺什么,想要什么,如何去做。”付翔宇自嘲是个懒散人,但在学习上他却一点也不粗心。
多做笔记多深思
付翔宇喜欢做笔记,这一习惯在化学学科体现得尤为明显。十多本厚厚的化学笔记本记录了他的点滴成长和进步。
付翔宇说,筹备化学竞赛得消化很多教程和资料,每看一本书时,他都会将重点知识根据我们的理解记录在笔记本上,隔一段时间后再回过头复习笔记,收成颇丰,常识也就越发巩固了。
除去勤做笔记,付翔宇的化学教练万长江老师还透露了弟子的另一特征:爱深思。原来,每次写化学实验报告,小伙子的深思是所有竞赛组成员中最详细的一个。“今天的实验出现了什么失误、什么事项以后应该注意、实验结果还存在那些问题……”付翔宇的细致连教练都钦佩。
一连12小时呆在实验室
当初挑选化学竞赛苗子时,万老师就发现了付翔宇这方面的潜质:领悟力强,细致、有毅力。做化学实验时,付翔宇的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因为不少实验只有大学才拥有有关器材和条件,万老师常常携带付翔宇到高校实验室做实验,在实验室呆上好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。有一次在湖北大学做一个实验,小伙子为了让实验过程更完美,从早上8时一直呆到晚上8时,其间除去吃午饭,他一步也没离开实验室。
“其实我是个懒散的人”
付翔宇自嘲平常是个非常懒散的人。早上7时30分上课,付翔宇总是7时25分才从宿舍往教室里赶;下午2时上课,他肯定是踏着铃声进教室;晚上休息时,其他同学挑灯夜战,他已经呼呼大睡。付翔宇课间从不看书或做题,通常都是听MP3或是打篮球。
这样“不需要功”,学习如何还那样好?万老师说,不少学生看上去乖巧,老师布置多少题目就做多少,每题不落,付翔宇则不同,他总是只挑有困难程度和不熟知的题目做。在他看来,做熟题是费时,减少学习效率。“其实学习过程中,非常重要的就是了解我们的水平和状况,心中有数才会学得从容。”付翔宇说。